公路工程中抗滑擋土墻加固施工技術的探討
前沿
滑坡是巖土工程中常見的主要病害之一。大規(guī)?;聦θ祟惖纳a(chǎn)建設活動和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有著極大的危害。因此,應對滑坡進行預防和處理。抗滑擋土墻是目前整治中小型滑坡中應用最為廣泛而且較為有效的措施之一。
1抗滑擋土墻的類型、特點和適用條件
1.1抗滑擋土墻的類型
根據(jù)滑坡的性質(zhì)、類型和抗滑擋土墻的受力特點、材料和結(jié)構(gòu)不同,抗滑擋土墻又有多種類型。從結(jié)構(gòu)型式上可以分為如下幾種:
(1)重力式抗滑擋土墻;
(2)錨桿式抗滑擋土墻;
(3)加筋土抗滑擋土墻;
(4)板樁式抗滑擋土墻;
(5)豎向預應力錨桿式抗滑擋土墻等型式。
選取何類型的抗滑擋土墻,應根據(jù)滑坡的性質(zhì)、類型(漸斷性的滑坡或連續(xù)性的滑坡、單一性的滑坡或復合式的滑坡、淺層式的滑坡還是深層式的滑坡等)、自然地質(zhì)條件、當?shù)氐牟牧瞎闆r等條件,綜合分析,合理確定,以期達到整治滑坡的同時,降低整治工程的建設費用。
1.2抗滑擋土墻的特點
抗滑擋土墻與一般的擋土墻類似,但它又不同于一般擋土墻,主要表現(xiàn)在抗滑擋土墻所承受的土壓力的大小、方向、分布和作用點等方面。一般擋土墻主要抵抗主動土壓力,而抗滑擋土墻所抵抗的是滑坡體的剩余下滑推力。一般情況下滑坡的剩余推力較大,對于滑體剛度較大的中厚層滑坡體壓力的分布圖形于矩形,推力的方向與滑移面層平行;合力作用點位置較高,位于滑面以上1∕2墻高處。因此,一般情況下,滑坡推力較主動土壓力大。為滿足抗滑擋土墻自身穩(wěn)定的需要,這要求通??够瑩跬翂γ嫫露炔捎?:0.3~1:0.5,甚至緩至1:0.75~1:1。有時為增強抗滑擋土墻底部的抗滑阻力,將其基底做成倒坡,或鋸齒形;而為了增加抗滑擋土墻的抗傾覆穩(wěn)定性和減少墻體圬工材料用量,有時可在墻后設置1~2m寬的衡重臺或卸荷平臺。
1.3抗滑擋土墻的適用條件
抗滑擋土墻的主要功能是穩(wěn)定滑坡。因滑坡型式的多種多樣,滑坡推力的大小也因滑坡的型式、規(guī)模和滑移面層的不同而不同??够瑩跬翂Y(jié)構(gòu)的斷面形式應因地適宜而采用和設計,而不能像一般擋土墻那樣采用標準斷面。工程中常用的抗滑擋土墻斷面。
2抗滑擋土墻的施工設計原則
抗滑擋土墻的施工設計應根據(jù)滑坡位置、類型、規(guī)模、滑坡推力大小、滑動面位置和形狀,以及基礎地質(zhì)條件等因素,綜合分析來進行,一般其旋工設計原則原則如下:
(1)對于中、小型滑坡,一般將抗滑擋土墻布設在滑坡前緣。
(2)對于多級滑坡或滑坡推力較大時,可分級布設抗滑擋土墻。
(3)對于滑坡中、小部有穩(wěn)定巖層鎖口時,可將抗滑擋土墻布設在鎖口處,鎖口處以下部分滑體另作處理,或另設抗滑擋土墻等整治工程。
(4)當滑動面出口在構(gòu)筑物(如公路、橋梁、房屋建筑)附近,且滑坡前緣距建筑物有一定距離時,為防止修建抗滑擋土墻所進行的基礎開挖引起滑坡體活動,應盡可能將抗滑擋土墻靠近建筑物布置,以便墻后留有余地填土加載,增加抗滑力,減少下滑力。
(5)對于道路工程,當滑面出口在路塹邊坡上時,可按滑床地質(zhì)情況決定布設抗滑擋土墻的位置;若滑床為完整巖層,可采用上擋下護辦法。若滑床為不宜設置基礎的破碎巖層時,可將抗滑擋土墻設置于坡腳以下圖穩(wěn)定的地層內(nèi)。
3公路工程中抗滑擋土墻的施工技術要點
3.1工程實例概況
本公路工程起于某大橋橋頭,路線全長10.154km,擬建路面高程455~755m。該區(qū)為中低山地形,山坡一般較平緩,坡度10~40°。局部石灰?guī)r山坡為陡崖。公路沿線覆蓋層為砂質(zhì)粘土夾塊石,厚0.5~3.0m,基巖為砂巖、粉砂巖夾泥板巖、粉砂巖、互層及石灰?guī)r,公路路基多置于強風化基巖上。
3.2施工前的準備
3.2.1原材料準備
砌筑石塊選用開挖棄料中石質(zhì)堅硬、無風化、無裂紋、無污漬、干凈的石塊,或在沿線另開采石場進行開采或進行外購,厚度不小于l5cm。石塊的強度不小于30MPa。砂漿用水泥、砂、水等材料質(zhì)量標準應符合合同書技術條款第4.2款要求:出廠水泥應持有出廠檢驗合格證,并經(jīng)試驗室檢驗合格后方能使用;砂應質(zhì)地堅硬、無風化、潔凈無雜質(zhì),砂的最大粒徑不超過5mm,試驗室按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對人工砂進行抽檢,根據(jù)現(xiàn)場人工砂含水量的變化情況及時調(diào)整拌和加水量;砌體及勾縫所用砂漿(M7.5)的材料配合比應使用經(jīng)過試驗室試驗并經(jīng)監(jiān)工程師批準的配合比。
3.2.2機具準備
計量器具齊全精確,拌漿機或拌和機性能正常穩(wěn)定,計量量具、灰桶、鐵錘、鐵鏟、吊錘、線、木架等工具配備足夠。
3.2.3人員準備
施工前務必落實好施工人員及其管理人員,安排好現(xiàn)場質(zhì)量監(jiān)控員。
3.3施工中的技術要點
本工程實例的擋土墻施工工序程序為:測量放樣→基槽開挖→基槽處理→地基檢驗→砌筑片石基礎→砌筑片石墻身→墻背隱蔽驗收→墻背回填土→驗收。其中主要包括如下施工技術要點:
(1)基底開挖高程按設計并結(jié)合實際地形、地質(zhì)情況適當調(diào)整。對巖石基礎,橫坡方向應按臺階狀開挖,高寬比不得大于2:1,每級寬度不小于0.5m;沿墻長方向地面有縱坡時,應沿縱向做成臺階狀,高寬比不得大于2:1,每級寬度不小于1m。擋土墻基礎挖成向內(nèi)傾(坡度1:5)的坡度,以利抗滑。
(2)擋土墻基底開挖要符合擋土墻斷面尺寸要求,地基承載力滿足設計要求,擋土墻基礎埋深視地質(zhì)情況可進行現(xiàn)場調(diào)整,基礎開挖可參照相關設計斷面圖,并經(jīng)監(jiān)理工程師批準。基底“三檢”合格,并提請監(jiān)理工程師驗收合格簽發(fā)開倉合格證后方可砌筑。墻基為軟弱土層、不能保證圖紙要求的強度時,應經(jīng)監(jiān)理工程師批準,采用加寬基礎或其它措施。
(3)石塊在使用前必須澆水濕潤,表面如有泥土、水銹,應清洗干凈。砂漿拌制要嚴格按配合比下料,計量準確,嚴禁隨意下料或擅自更改配合比。
(4)砌筑基礎的第一層砌塊時,如基底為巖石,應先將基底表面清洗、濕潤,再坐漿厚3~5cm砌筑;如為土質(zhì),可直接坐漿砌筑。
(5)砌體應分層砌筑,砌體較長時可分段分層砌筑,但兩相鄰工作段的砌筑高差不得超過1.2m;分段位置設在沉降縫或伸縮縫處,各段水平砌縫要一致。漿砌片石分層以2~3層砌塊組成一工作層,每一工作層的水平縫要大致找平,各工作層豎縫應相互錯開,不得貫通。
(6)各砌層應先砌外圈定位行列,然后砌筑里層,外圈砌塊要與里層砌塊交錯連成一體,砌體里層應砌筑整齊,分層應與外圈一致,應要先鋪一層適當厚度的砂漿再安放砌塊和填塞砌縫。各砌層的砌塊要安放穩(wěn)固,砌塊間要砂漿飽滿,粘結(jié)牢固,不得直接貼靠或脫空。
(7)沉降縫按圖紙要求設置,分縫處全斷面填塞瀝青膠泥等彈性材料,沉降縫要整齊垂直,上下貫通。泄水孔按設計要求設置,泄水孔直接砌筑成孔,為保證泄水孔出口整齊美觀,要求出口部位設置內(nèi)徑l0×10cm、長度為10cm的木盒,木盒板厚1cm,泄水孔縱坡要符合設計圖紙的規(guī)定。
結(jié)束語
眾所周知,現(xiàn)代公路工程中的抗滑擋土墻施工多為危險臨空面作業(yè),施工過程中必須要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同時為確保擋土墻施工按質(zhì)按量完成,施工隊必須進行層層技術交底,讓所有參加施工及其管理人員都要掌握技術要領,并明確每個人的職責,做到職責分明,確保施工中人人做到有章可循,有條不紊。
建筑資質(zhì)代辦咨詢熱線:1319851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