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保護
[拼音]:cailiao baohu
[外文]:material protection
改變材料表面狀況和性能以及其他防止材料腐蝕的技術。機械產品的失效形式主要為斷裂、磨損和腐蝕。對于磨損和腐蝕,除在設計、結構、選材、制造工藝和潤滑等方面加以系統(tǒng)地考慮外,還可采用材料保護技術來減少材料消耗和彌補材料表面性能的不足。
機械工業(yè)中常用的材料保護技術,可按覆層材料類別和保護方法分為:
(1)金屬清理;
(2)金屬覆層,包括電鍍、金屬噴涂和表面合金化;
(3)有機覆層,包括涂裝;
(4)無機覆層;
(5)轉化膜,包括鋁的陽極氧化,磷化與鉻酸鹽化、發(fā)藍;
(6)電化學保護;
(7)暫時性防護。許多種材料保護技術可達到同一保護目的。在選用材料保護技術時,必須進行多方面的比較和考慮,例如鋅在鐵基金屬上的保護覆層,可以采用熱浸、噴涂、電鍍、表面合金化和富鋅涂料涂裝等方法。選擇保護技術的基本原則是適用性和經濟性。
材料保護技術的應用,已有很久的歷史。早在遠古時代,就已出現(xiàn)涂料和涂裝技術。鋼鐵熱浸錫的方法在13~16世紀已盛行于波希米亞。中國明代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中所述的滲碳和“鋼表鐵里”的寶刀和寶劍的制作方法,實際上是一種表面合金化和包覆技術。1837年,英國頒發(fā)了鋼鐵的熱浸鋅專利。1840年以后,發(fā)明了鋅、金、銀等的鍍層。
材料保護技術的發(fā)展與鋼鐵的大量生產有關。20世紀以來,材料保護技術在機械制造領域日益受到重視,并得到了迅速的發(fā)展。例如,為滿足機械產品抗蝕和抗高溫氧化的要求,出現(xiàn)了鋼鐵的熱浸鋁;為使機械產品獲得較好的表面性能,已廣泛采用了滲碳、滲氮和硫氮共滲工藝;鋅、鋁、鉻、硼、釩、硫氮及其他多種共滲技術也得到了發(fā)展;隨著等離子噴涂、爆炸噴涂和低壓高能等離子噴涂等技術的發(fā)展,金屬熱噴涂已成為航空、煉油、化纖等部門中機械修復的重要手段。
建筑資質代辦咨詢熱線:13198516101
標簽:材料保護
版權聲明:本文采用知識共享 署名4.0國際許可協(xié)議 [BY-NC-SA] 進行授權
文章名稱:《材料保護》
文章鏈接:http://www.fjemb.com/14270.html
該作品系作者結合建筑標準規(guī)范、政府官網及互聯(lián)網相關知識整合。如若侵權請通過投訴通道提交信息,我們將按照規(guī)定及時處理。